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损害赔偿动态 > 流浪女子街头被车撞死 民政局代受害人诉讼(图)

流浪女子街头被车撞死 民政局代受害人诉讼(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05 09:12:29 人浏览

导读:

一无名流浪女被车撞死后,新郑市民政局替受害人起诉肇事者。经双方协商,肇事者赔偿了6万元。此案虽已终结,但法律界对民政局是否有权代诉的热议仍没停止。因为此前国内发生的类似案件,各地判决结果并不一致。作为类似案件,究竟该如何为这部分弱势群体维权?诉讼权

一无名流浪女被车撞死后,新郑市民政局替受害人起诉肇事者。经双方协商,肇事者赔偿了6万元。

此案虽已终结,但法律界对民政局是否有权代诉的热议仍没停止。因为此前国内发生的类似案件,各地判决结果并不一致。

作为类似案件,究竟该如何为这部分弱势群体维权?诉讼权该由哪个部门行使?该如何适用法律?这些问题亟须立法、司法部门解决。

【事件回放】

流浪女被车撞死

连日来,新郑市人民法院刑事庭审判员张连中一直处于烦恼之中,原因是在审理民政局替流浪女索赔的案件过程中,他和同事找不到法律依据,而能给他们提供参考的仅仅是国内几个判例。

直到今年5月8日,经过该院审判委员会多次讨论后,才最终下了结论。

昨日下午,张连中讲述了该案的经过。

今年3月17日19时,新郑人耿百胜驾驶一辆厢式货车将一女青年当场撞死,新郑市交警部门认定耿百胜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耿的行为已涉嫌交通肇事罪。公安机关在认定责任之后却犯了难,因为从该女性的衣着和对附近的村民调查来看,该女为流浪乞讨人员,无法通知其家属。尽管如此,公安机关仍如期将案件移送到新郑市检察院,对耿百胜批准逮捕、审查起诉。

【检察建议】

民政局代流浪女打官司

新郑市检察院认为,被害人尽管为流浪乞讨人员,但作为自然人,有着和其他公民一样的权利。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民政部门承担了对无名流浪人员的救助职责,这种救助不仅包括为无名流浪人员的生活提供保障,也应包括为无名流浪人员遭受人身侵害后提供法律救助。为此,新郑市检察院向新郑市民政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新郑市民政局作为本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就民事赔偿向法院起诉。

“我们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案子。”新郑市民政局福利科科长、原告代理人白金安说,“民政局是政府部门,在没有设立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地区行使几乎全部的社会救助职能,由市民政局起诉最合适。”

新郑市检察院负责此案的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王建伟认为,当前我国法律对无名氏死亡后赔偿权利的主张主体没有具体规定。但无名氏作为一名公民,其生命健康权理应受到法律同等保护,不能因其亲属暂时没有找到、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就放任肇事者的违法行为。

【案件结果】

双方协商后肇事者赔偿6万元

昨日上午,张连中讲述了5月8日开庭经过。

当天庭审中,法院认为,民政部门作为国家救助、社会公益事业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受损害的不明身份人员提起民事诉讼。依法支持检察院的意见,并建议原、被告双方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如协议不成,再作判决。

休庭后,原、被告双方自行协商并达成协议:耿百胜自愿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6万元;如果找到被害人家属、被害人近亲属,就其他部分可另行起诉。

新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耿百胜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鉴于耿百胜已积极向民政部门缴纳赔偿金6万元,且在庭审中认罪态度较好,酌情从轻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缓刑两年。

新郑市检察院王建伟向记者讲了一个小插曲。

2006年,新郑市曾发生过类似事件,该市检察院也曾向该市民政局下达一份《检察建议书》,建议由民政局代两名无名流浪人员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几天后,民政局将这起事故中的肇事方和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支付两流浪汉的死亡赔偿金。

随后,法院作出判决,民政局与无名流浪汉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而非民事法律关系,就该起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害,该市民政局不享有民事赔偿请求权,因而不是适格的民事诉讼原告。据此,裁定驳回该市民政局的起诉。

“当时法院认为,国内没有这方面案例,也没有法律依据,这是法院驳回民政局起诉的主要原因。”王建伟说。

【专家观点】

建议全国人大修改相关法律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院学者滕志远的观点是:民政部门作为承担国家救济职能的部门,对于流浪汉应有权代为起诉。

“如果流浪汉遭遇车祸身亡,在找不到亲属的情况下无人为其维护权利,那岂不造成撞死了‘活该’的尴尬局面?”滕志远说,“这也为侵权人逃避责任提供了方便。”

滕志远认为,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制定于1991年,其相关规定有些地方难免会与现实生活脱节或者存在着没有规定到的情况。缺少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是一个很大的缺憾。民政局替身亡的流浪汉争取权利,实际上是一种公益诉讼。对民事诉讼法修改时,应该增加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目前这种现实中的矛盾。

对于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滕志远认为,检察机关、承担某些职能的行政机关以及一些社会团体如消协、妇联都可以作为诉讼主体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不同的根源是对法律的理解不同。但民政局胜诉的做法更能体现立法的精神和本意。”对于法律适用不统一的问题,他的观点是“可以考虑由全国人大修改相关法律,或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

【观点碰撞】

民政局是否有权代为诉讼

河南仟方律师事务所孟国涛律师认为,根据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我国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无名氏的民事索赔案件应由民政部门代为起诉,民政部门无权参与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原告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但新郑市民政局与无名死者并没这种关系。[page]

同时他认为,根据行政法“公权法定”原则,作为国家机构的民政部门没有被法律赋予这方面的权利,就不应该将自己的权利范围扩大。

他还说,民政部门应该更注意防止流浪乞讨人员遇到类似的伤亡问题,而不是在他们出事后才出面维权。如平时多照顾一下流浪乞讨人员,可能类似的情况就不会出现;另外,对于此案,他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法律、法规进行规范,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赔偿款该如何处理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法院支持了民政局的索赔请求,赔偿款将如何支配?

对此,新郑市检察院王建伟表示,死者家属没找到并不代表其没有家属,该笔款项将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由民政局代为保管。民政部门将继续寻找其亲属,如果找到就转交其亲属;如果最终找不到,可将该款上缴国库或通过其他途径妥善处理。

新郑市民政局白金安说:“目前6万元赔偿款已到位,已设立专项账户保管。如5年内受害人亲属前来领取,民政局扣除医疗费、丧葬费后,将把剩余款项全部给其亲属;如无人领取,5年后将上缴国库或转入社会救助基金。”

清华大学行政法学专家余凌云教授支持这种赔偿金的处理方法,他说,民政部门首先应当发布公告寻找流浪女的亲属,以期找到死者亲属或者权利的继承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无法找到,民政部门应将赔偿款作为专门的救济基金使用。

同时他认为,国务院应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以明确赔偿款的具体用途。

【国内判例】

江苏高淳

民政局替死亡流浪汉维权被驳回

2004年12月以及2005年4月,江苏高淳县境内先后有两名流浪汉因车祸身亡。2006年3月,高淳县民政局以肇事方、保险公司为被告诉至法院。这是全国第一例民政局为流浪汉维权案。

2006年4月19日,高淳县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但直到12月19日,法院才作出判决:因主体不适格,驳回民政局的起诉。

四川自贡市沿滩区

民政局为死亡流浪汉打赢官司

2007年7月18日凌晨,谢玉平驾驶出租车超限速行驶,将坐卧在道路上的一“无名氏”撞伤致死。事后交警认定谢玉平承担主要责任。沿滩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谢玉平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缓刑两年。

后来沿滩区民政局以受害者系流浪乞讨人员为由代为提起诉讼,要求肇事司机和保险公司赔偿“无名氏”丧葬费、死亡赔偿金、鉴定费等共计167382元。

今年3月31日,法院判决保险公司支付沿滩区民政局交通事故强制保险赔偿金5万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