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侵权纠纷 > 侵权责任 > 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的分配

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的分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7 07:31:36 人浏览

导读:

举证责任也就是举证的必要,在我国的各种民事诉讼制度中,一般根据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所以,在侵权行为案件中,如果当事人想要获得一定的赔偿,也需要提供一定的证据。那么,本文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的分配。

  举证责任也就是举证的必要,在我国的各种民事诉讼制度中,一般根据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所以,在侵权行为案件中,如果当事人想要获得一定的赔偿,也需要提供一定的证据。那么,本文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的分配。

  一、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的分配

  对于侵权的举证责任,可分为一般侵权的举证责任和特殊侵权的举证责任:

  1、一般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担

  关于侵权的举证责任,构成一般侵权民事责任,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

  (1)损害事实客观存在;

  (2)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

  (3)行为具有违法性;

  (4)行为人有过错。

  在上述四个要件事实中,第一、二两个应由原告负举证责任。第三个要件实践中原告一般不必单独证明,因为侵害他人权益的事实得到证明后,除非被告能够证明其行为是合法的,行为的违法性也就随之确定。第四个要件的举证责任由谁负担,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未明确过错的举证责任由谁负担。我国的民法理论一般认为,在侵权诉讼中,除无过错责任外,受害人不仅要证明损害的事实,而且要证明侵害人造成损害是有过错的。

  在侵权诉讼中,被告作为答辩依据的事实通常有;其行为是合法行为,如职务授权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被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有过错,如损害发生主要是由于被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损害是不可抗力引起等。被告只要在诉讼中主张这些事实,就应当负举证责任。

  2、特殊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担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特殊侵权责任,大多数是无过错责任,亦有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因此,关于特殊侵权的举证责任,特殊侵权责任在举证责任分担问题上与一般侵权责任最大的区别有两点:

  一是由于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告负举证责任的事项减少,不必再就被告有过错负举证责任;

  二是由于实际举证责任倒置,被告的举证责任加重,即使是仍以过错为要件的侵权责任,被告亦耍对自己无过错负举证责任。某些特殊侵权诉讼中因果关系举证责任的倒置,又进一步加重了被告的举证责任。

  此外,在特殊侵权责任中,法律对免责的事由往往作出明确规定。

  二、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赔偿损失;

  (7)赔礼道歉;

  (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三、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

  1、侵权行为的一般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对侵权行为同样运用。侵权损害赔偿的诉讼为2年,超过这一期限,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利益的权利。

  2、侵权行为的特殊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在一些特别法中对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也不尽相同。《产口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爱到损害时起算”。《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在处理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要注意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运用法律原则,不能完全运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3、侵权行为的最长诉讼时效

  侵权行为的最长诉讼时效,在《民法通则》中第135条规定为20年。在《产口质量法》条3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用户之日起,消费者满10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的分配的内容,对于侵权的举证责任,可分为一般侵权的举证责任和特殊侵权的举证责任,特殊侵权责任在举证责任分担问题上与一般侵权责任有着明显的区别。其它的法律问题,可以联系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