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民事权利 > 债权 > 上市公司债权转股权的申报材料

上市公司债权转股权的申报材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28 08:21:33 人浏览

导读:

每一个上市公司对外都一定会有相关的债务,因为公司的运营适合盈利分开的。有很多的上市公司为了是自己的债务能够清偿就会使自己的债务变成本公司的债权,然后依次维持公司的运营和发展。那么上市公司债权转股权的申报材料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有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上市公司债权转股权的申报材料及其相关问题。

  每一个上市公司对外都一定会有相关的债务,因为公司的运营适合盈利分开的。有很多的上市公司为了是自己的债务能够清偿就会使自己的债务变成本公司的债权,然后依次维持公司的运营和发展。那么上市公司债权转股权的申报材料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有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上市公司债权转股权的申报材料及其相关问题。

  一、上市公司债权转股权的申报材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二)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三)公司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附表—股东出资信息》(公司加盖公章);

  (四)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和程序的股东(大)会决议或者股东决定:公司的决议或者决定的内容应当包括:同意公司以债权转股权增加注册资本,债权转股权种类,对债权转股权作价出资金额的确认,各股东的出资额、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出资日期,相应修改公司章程等。

  (五)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章程修正案(公司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签署);

  (六)《债权转股权出资承诺书》或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或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者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

  (七)债权人身份证明,债权人应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债权人为企业的,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债权人为事业法人的,提交事业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债权人为社团法人的,提交社团法人登记证复印件;债权人为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的,提交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证书复印件;债权人为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八)债权分割协议或一致同意债权转股权协议(涉及两个以上债权人的提交);

  (九)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规定债权转股权必须报经批准的,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十)公司营业执照;

  (十一)国家工商总局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债权转股权操作流程:

  (一)债权人向公司提出债权转股权之意向。

  (二)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或股东会(外商投资企业应召开董事会,下同),形成决议同意债权转股权事项。

  (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债权转股权须经批准的,公司或债权人按规定程序办理批准手续。

  (四)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或股东会,形成同意债权人以债权转股权出资金额、增加注册资本的金额、出资方式、出资日期、同意修改公司章程等内容的决议。

  (五)债权人与公司签订债权转股权协议。

  (六)根据股东大会或股东会决议以及债权转股权协议,公司对债权转股权会计事项进行相应账务处理。

  (七)公司办理相关以债权转股权出资方式增加注册资本而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所需法律文书。

  (八)向主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三、债权转股权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债权应当符合以下情形之一:①债权人已经履行债权所对应的合同义务,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或者公司章程的禁止性规定;②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者仲裁机构裁决确认;③公司破产重整或者和解期间,列入经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者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

  (二)债权涉及两个以上债权人的,应当经该债权的全体债权人一致同意或拟转换的债权已经作出分割;

  (三)债权人如果同时是被投资公司债务人的,该债权人实施债权转股权的金额不得超过其所享有的债权抵销所承担债务后的余额;

  (四)公司属于有限责任公司的,应当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公司属于股份有限公司的,应当经出席公司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公司属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应当获得相关部门的行政许可且经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表决通过;

  (五)债权人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或者其他国有性质单位的,还应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债权转为公司股权的,公司应当增加注册资本。

  以上就是关于上市公司债权转股权的申报材料及其相关问题,上市公司债权转股权条件和申报材料依据相关机构的规定准备齐全。希望这些资料和步骤足够的清晰,假如您对此仍有疑问的话还是建议您到相关律师事务所咨询,为您解决一些与这方面相关的分歧并解决与债权转股权相关的问题是我们的荣幸。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