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用人单位 > 人工成本管理 > 浅谈供电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

浅谈供电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28 06:27:05 人浏览

导读:

浅谈供电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杨文霞(山西省晋城供电公司)随着电力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成为供电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面对的课题。人工成本作为企业人工投入的成本反映,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经

浅谈供电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

杨文霞(山西省晋城供电公司)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成为供电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面对的课题。人工成本作为企业人工投入的成本反映,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而,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整体掌握和有效的分析控制,建立健全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必须成为供电企业完善管理,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 供电企业目前人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观念意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对市场竞争缺乏经验,“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人工成本的观念意识尚未普及。企业的经营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开发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不注重对企业人工成本的统计核算与分析。

2.市场调节人工成本的力度弱 当前,真正适应市场的具有竞争激励机制的岗位动态管理和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绝大多数岗位还处于静止状态,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分配机制也不够完善,岗位工种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位相脱节,影响了经营者和关键人才的积极性,导致了企业的人才流失。

3.人工成本的支付存在着不合理现象 部分人工成本所占比例不够合理,如:用于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教育培训费用所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过小,企业负担项目仍比较多等。

4.科学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尚未构建 一是人工成本统计、分析亟待加强。劳资统计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对于各相关经济指标的理解还有待于加深;同时劳资、财务部门协调不够,有关数据不能及时沟通以形成有效信息,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二是没有制定规范的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办法。仅仅把人工成本视同其他成本项目一样简单管理,没有用经济学原理来科学地分析、预测、控制人工成本,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 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宣传,提高企业对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认识

一是要提高公司领导(决策层)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建立人工成本自我约束机制,实现人工成本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是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加强对人工成本的广泛宣传,广大职工要增强控制人工成本的意识,充分认识核算人工成本的重要性,把人工成本作为劳动力要素投入的总费用,进行严格的统计核算和分析比较,用比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三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劳动工资管理工作者应树立新的观念,不仅要对职工的总量和配置结构进行管理,还要对这一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总费用和各种费用的结构进行统一管理,也就是说要对整个人工成本进行成本管理。

(二)确定正确的人工成本控制目标

人工成本是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严格控制人工成本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人工成本与企业利润存在着彼此消长的制约关系,但都来自新增值。企业的新增值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其中包含着人工成本的利润,只有高效率的劳动才能创造低成本、高利润率和劳动者的高收入,而高效率的劳动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取决于对劳动者的投入。因此,人工成本既是与利润来自同一源泉,又是能够保证同方向变化的成本支付项目,控制企业人工成本目标应该是实现职工收入与利润的同步增长,形成“水涨船高”的局面。

(三)加强对企业相关部门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要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工成本管理的具体部门,如:劳资、财务等相关部门人员的业务培训与工作指导,针对性地举办一些专业培训班,讲解人工成本管理的工作步骤及相关统计分析指标,提高具体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构建科学统一的人工成本统计的核算、分析制度

要建立人工成本总额和构成的统一制度,建立人工成本统计台帐,规定统计口径,由劳资部门掌握逐年变动情况,从中分析出人工成本支付的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形成统一规范的统计报告制度。 同时,要明确人工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核算的关系,为了方便准确地统计人工成本,建议在财务会计的核算中设立人工成本的统计内容,将人工成本所有项目进行汇总,改变以往人工成本的会计核算项目比较分散的现象。

在对人工成本进行科学统计核算的基础上,要建立人工成本分析制度,首 先要确定国内、省内同类竞争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比较对象,建立比较准确的参照系;其次要运用人工成本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明确人工成本水平的动态控制和预警标准;最后要建立人工成本定期分析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五)培育企业成本行为的自制力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要融入预算管理之中,根据先进的定员定额,在预算人工费支出的基础上,制定标准人工成本。动态地监测实际达到的人工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距,加以揭示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实际人工成本控制在成本标准之下。

二是加强对收入分配的所有权约束。要创新企业制度,明晰职责权利的关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三位一体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对收入分配所有权约束,维护企业资产的收益和增值权益。

三是工资总额内的企业自主分配。企业实施制度创新,要求建立完善的、适应本企业特点的收入分配机制。只有工资总额内的企业自主分配,才会有机动的工资支付能力,才足以通过收入的调整实现人工成本的动态管理。

四是对经营者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经营者收入要考核其经营业绩,实行薪利挂钩等有效手段,使其利益同企业的效益和资产联接,其力度也要足以使其行为目标转向追求最大利润和最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

五是工资个量分配市场工资价位接轨。目前,企业中一般是简单劳动力的工资明显高于市场价位;而高层次的技术、管理、经营骨干,工资明显低于市场价位。同市场工资接轨,并不是把存量工资打破重组,而只能从工资增量切入,进入结构性调整,即在以后的调级增资中,已经高于市场工资价位的,少加或不加;而低于市场工资价位的则多加、加足。

(六)转换思路,走内涵控制人工成本之路

1.通过控制劳动分配率来内涵控制人工成本

劳动分配率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的相对指标。在绝对人工成本增加的情况下,相对人工成本——劳动分配率照样可以节约,这就是内涵控制人工成本。因此,控制劳动分配率是内涵控制人工成本的重要手段。要把控制工资的“两低于”原则,延伸应用到内涵控制人工成本中来,即人工总成本的增长要低于企业增加值的增长,人均人工成本的提高要低于以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2.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搞活工资分配

(1)实行以岗位等级工资制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在进行科学的职位分析、岗位劳动评价的基础上,提高关键性管理、技术岗位和高素质短缺人才岗位的工资水平,同时,要加大工资的考核发放力度,以此来合理拉开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彻底打破工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2)试行经营者年薪制,为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可以改革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对各县支公司及直属各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年薪制,将经营者的年薪收入与资产责任合同中的成本或目标利润挂钩,与职工的收入相分离。

(3)积极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如在改制后的多种经营企业可以试行职工持股分配办法和按技术要素分配办法。

3.完善资金分配办法,实行效益、成本双挂经济责任制

推行“效益、成本双挂经济责任制”的奖金分配办法,主要是将效益、成本指标进行分解,严格考核,使效益、成本两大指标与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从而堵塞管理漏洞,努力引导职工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人人参与成本管理的局面。

4.调整人工成本的内部结构,发挥人才效益

市场和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要增加职工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人才培训,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潜在的效益,增加每一单位人工成本投入的平均产出水平,从而有利于企业精简人员,降低人工成本。

5.科学定员定额,优化劳动组合

(1)严格按定员组织生产。要运用劳动经济学的原理——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行为来确定活劳动投入,控制职工人数的增长,严格按国电供电定员标准组织生产。

(2)优化劳动组合。要根据不同岗位的技术业务要求和生产工作任务,按需、从紧、择优配置人员,形成精干、高效、层次合理的人员结构。

(3)本着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完善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真正实现职工人力资本的最大价值。

6.大力推行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国外许多大公司平均单位时间的人工成本大大高于我国水平,其单位时间内创造的社会财富远远高于我们,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因此,搞好技术改造,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人工成本的重要途径。

7.发展多种经营,搞好主辅分离

要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努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企业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精干主业,从而降低人工成本。近几年,晋城供电公司在多种经营方面大胆改革,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原有三产企业进行改制重组,新建了部分有限责任公司,成建制地实现了人员剥离,经济效益良好,职工收入稳步上升,一定意义上提高了企业单位人工成本产出的增加值。

控制人工成本,并不是要一味地降低职工的收入,而是要让人工成本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促使职工劳动积极性提高,其目的是发展生活力,增加职工的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对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应在合法和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灵活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杠杆的作用。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其政策性较强,涉及的面广,对职工个人、对企业、对社会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应把它作为一独立的单元来对待,而不能简单地视同其他成本项目一样来管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