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保险 > 保险新知 > 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最高升至2000元

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最高升至2000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20 04:12:00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

  核心内容: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下是该政策的具体内容,由法律快车为您整理。

  《意见》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至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

  而此前实施的新农保和城居保,基础养老金均为55元/月,个人缴费标准分别为五个档最高500元和十个档最高1000元。在通胀水平高企的背景下,制度的实际保障效果受到质疑。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26日表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近年来,很多地区都陆续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标准,有的地区已经在200元以上。但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整个基本养老金支付的比重还比较小,目前全国新农保和城居保总计积累个人账户只有不到2800亿,每个人积累还不到800块钱,全国平均支付标准也只有80几块钱,“只够零花钱”。

  胡晓义表示,这一现状是客观的,毕竟制度从试点到全面铺开时间很短,待遇水平的提高要循序渐进。“对于广大农民来讲,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靠土地的收益和家庭收入,当然也包括家庭成员到城市打工工资性的收入。基本养老金可以说只是补充性的收入。”

  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待遇水平的提高,《意见》也做出了安排。要求建立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依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快车小编为您释疑:

  1、城乡保为何提高缴费标准

  此前,国务院出台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农村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此次,国务院《意见》更细化,将缴费标准细化为12档,并提高了最高档的缴费标准。

  对此,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原来两项制度分设,新农保规定农民缴费是五档标准,从一年100块钱到一年500块钱;城镇居民交费10档标准,从一年100块钱到一年1000块钱。两个制度合并起来后统一规定了城乡居民的缴费标准,在原来100至1000元标准的同时,又增加了1500元和2000元这两档标准。[page]

  胡晓义说,这样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只要有意愿也有能力,就可以在这12档标准里自主选择。因为如果你有经济能力可以按更高的标准交费,以后可以获得更多的养老金。这对于城乡均衡发展,赋予城乡居民更平等选择权有积极推进意义。

  2、城乡保比职工保待遇要低

  有媒体称,相对于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被普遍认为是老人的零花钱一样,待遇比较低。胡晓义介绍,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启动试点,2012年这两项制度才刚刚在全国推行开来,个人账户积累的比重非常小,现在全国新农保和城居保总计积累个人账户只有不到2800亿,每个人积累还不到800块钱,全国平均支付标准只有80多块钱。

  胡晓义认为,虽然现在标准不高,但它是从无到有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政府从来没有为农民发过养老金,这是开天辟地的,是创造了历史的。对于广大农民来讲,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靠土地的收益和家庭收入,当然也包括家庭成员到城市打工工资性的收入。养老金可以说只是补充性的收入,待遇水平的提高要循序渐进。这次国务院的意见中特别提到要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这也为下一步完善这方面政策指明了方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