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家庭 > 赡养 > 处理赡养纠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处理赡养纠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2-20 03:16:30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处理赡养纠纷的基本原则有法定义务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调解原则和加强精神赡养原则。下面法律快车婚姻法编辑为您详细介绍处理赡养纠纷的基本原则。

  核心内容:处理赡养纠纷的基本原则有法定义务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调解原则和加强精神赡养原则。下面法律快车婚姻法编辑为您详细介绍处理赡养纠纷的基本原则。

  1、法定义务原则

  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的义务,不赡养老人是违法行为。

  《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六十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关心、呵护和帮助老年人,不仅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亦是法律赋予每个子女的责任。上述一系列法律条款,为我们正确及时地处理赡养纠纷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2、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建立在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的基础上的,二者之间是相互对应,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在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规定的同时,亦规定了“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如果父母从小就将子女遗弃,那么成年子女对父母有没有赡养的义务。另外,如果父母对子女其他犯罪行为,成年子女对父母亦失去赡养的义务,这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3、调解原则

  赡养纠纷属于家庭内部矛盾,原、被告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身份、血缘等关系,争议的内容不仅仅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且涉及更深层的情感、心理等复杂因素。当事人内心更多的是希望既能解决纠纷保护自己的权利,又不伤和气,不撕破脸面,调解成功后社会效果往往比较好。在调解过程中,要结合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及有关法律法规,耐心细致地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纠纷。

  4、加强精神赡养原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老年人衣食无忧,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子女能多和他们聊聊天、叙叙家常,沟通交流一下思想感情,享受天伦之乐,但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子女和老人谈心交流的时间较少,老人的孤独感增强。这就要求子女不仅在物质上对老年人予以帮助,而且还要给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作为子女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探视老年人,给予生活精神上的关心帮助,在老人生病时给予医治并适当陪护,不虐待遗弃老人,不能限制老年人的生活及人身自由,不侮辱、伤害老年人等,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page]

  人民法院处理赡养纠纷时,一定要坚持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允许子女在赡养父母问题上讨价还价。对依多种借口不履行赡养扶助义务的子女,要进行批评、教育,依法调解或判决他们支付必要的赡养费和完成必要的生活扶助项目,并要妥善解决“精神赡养”问题,注意教育子女尊重、体贴老人。必要时可采取到老年人住所地开庭、适用民事制裁、先予执行等措施,增强这类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对拒不履行法院裁决的,应依法强制执行,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