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反家暴仍面临举证认定难题

反家暴仍面临举证认定难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7-24 16:18:11 人浏览

导读: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暴法》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法可依。近日,下城法院对此前审理的63件存在殴打家庭成员行为的离婚纠纷案...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暴法》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法可依。近日,下城法院对此前审理的63件存在殴打家庭成员行为的离婚纠纷案件进行了梳理,试图通过对过去审理情况的总结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得出审理经验,并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坚决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63件中只有6件案件

  认定存在殴打行为

  在下城法院审理的63件存在殴打行为的案件中,14件案件双方同意离婚,19件案件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其中13件属于第二次或以上起诉离婚),29件案件法院判决驳回离婚请求,1件案件经调解和好。

  记者了解到,法院在审理存在殴打行为的离婚纠纷案件时,一般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一条的规定,并结合殴打行为的频度和后果予以认定。但是,由于举证与认定困难,导致以“家庭暴力”事由准予离婚的情况较少。下城法院审理的63件此类案件中,共有6件案件认定存在殴打行为,占9.52%;未有1件案件能明确认定属于“家庭暴力”。

  为何会出现上述情况?首先,原告对存在家庭暴力行为举证较为困难。63件案件中,有13件案件当事人除本人陈述外,未提交证明家暴的任何证据,占20.63%。其他50件有证据支持的案件中,提交最多的证据是照片、病历和验伤单、报警记录、派出所出警记录或询问笔录、亲属证言。此类证据法院一般仅认定其真实性,对其证明对象无法认定。这也导致了家暴行为认定存在困难。

  此外,法官多避免以认定家庭暴力而为家庭增加新的矛盾点,当殴打、外遇等情节并存时,多以容易认定的操作。

[page]

  反家暴法出台后

  人身保护令成为最大亮点

  “人身保护令”是反家暴法提出的一项新举措,是专门为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危险的人,提供的人身保护制度。当事人在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危险时,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因受到强制、威吓等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联、居委会、村委会、救助管理机构等可代为申请。

  当事人或代申请人以书面形式向法院提出人身保护令申请,法院受理后,将在72小时内作出裁定,紧急情况下将在24小时内作出裁定。申请成功后,人身保护令的最长有效期可达6个月。

  法院作出人身保护令裁定后,将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公安机关及居委会、村委会等有关组织。需注意的是,人身保护令虽由法院执行,但公安机关、居委会、村委会等有关组织应当协助执行。

  (原标题:反家暴仍面临举证认定两大难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