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抚养费标准 > 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是什么

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3 16:29:44 人浏览

导读:

在实践中,如果在哺乳期的时候夫妻要解除婚姻关系的,一般来说法院会将孩子的抚养权交给女方,那么男方就需要给付抚养费了,那么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是什么?阅读完以下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在实践中,如果在哺乳期的时候夫妻要解除婚姻关系的,一般来说法院会将孩子的抚养权交给女方,那么男方就需要给付抚养费了,那么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是什么?阅读完以下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是什么

  《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哺乳期离婚抚养费一般为对方工资的20%-30%,一直计算到孩子18周岁为止。如果孩子发生重大疾病及上学可以要求另行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离婚哺乳期内子女的抚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孩子,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医学上认为一周岁以内的婴儿处于哺乳期。”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3、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二、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经济相当困难,无力按原数额给付,而抚养子女一方又能负担子女的大部分抚养费,那么可请求减少给付。

  2、如果一方拒不交纳人民法院有关抚养费的判决或者裁定,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协助执行。

  如果一方不执行的是离婚协议中约定应给付的抚养费,另一方是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而必须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三、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抚育费的给付期限分为下列三种期限:

  第一种是无条件给付期限。一般指从子女出生到18周岁为止。

  第二种是有条件的不给付期限。一般指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依靠其自己劳动收入能维持当地的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第三种是有条件的给付期限。一般是指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成年子女;尚在校就读的成年子女等情形,父母仍应当负担抚育费。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子女,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子女虽满18周岁但尚未独立生活的,如父母有给付能力,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

  按年支付有困难,可按月或按季度给付。现代社会进入大学学习,几乎成为人生必经的教育阶段,甚至有些子女还要求让父母出资巨额的留学费用,子女为此提起诉讼的也并不少见;但2001年12月27日开始实施的《新婚姻法》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父母抚养的子女仅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很明显,已将那些大学以上学历的费用排除在父母的抚养义务之外。此外,对于离婚前一方长期停付抚育费的,离婚后可酌情由一方补付一部分或全部抚育费。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内容。综上,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要结合当地的生活水平以及给付方的实际收入来计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法律快车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