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违约责任 > 违约金 > 民事合同滞纳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事合同滞纳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4 13:34:31 人浏览

导读:

在较多民事合同的订立过程中,有的民事合同由于其中项目的标的金额较大,一旦不能及时完成,就会导致极大的损失,因此就会在订立的时候,着重订立违约金以及滞纳金的条款,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民事合同滞纳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吧!

  在较多民事合同的订立过程中,有的民事合同由于其中项目的标的金额较大,一旦不能及时完成,就会导致极大的损失,因此就会在订立的时候,着重订立违约金以及滞纳金的条款,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民事合同滞纳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吧!

  一、民事合同滞纳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在我国法律中,合同滞纳金是不存在的,现在合同法只规定违约金、定金、损害赔偿的责任。在合同中约定滞纳金中得不到法律支持的。滞纳金属早期时银行常用的计算迟延还款责任的方式。

  在行政管理领域的中的滞纳金制度,是行政强制执行之一执行罚的一种;而在公用事业领域中的“滞纳金”则是合同法中规定的违约金。后者的“滞纳金”,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滞纳金”这一名词将在民事领域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我们常说的“违约金”。

  二、合同滞纳金是怎样计算的

  1、法律对滞纳金的数额有具体规定。即对于行政处罚中的滞纳金,最高不超过行政处罚的本金数额。

  2、对于民事合同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最高不能超过违约损失数额的30%,超过30%的,即为过分高于所遭受的损失,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

  三、合同中违约金的上限是多少

  《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所以,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的特征,它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

  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标的的2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但是违约金是当事人双方在订约时对一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先估算,与违约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规定预定违约金,除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也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的麻烦和当事人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因此,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百分之二十的,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二十九条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看到这里,法律快车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因此一旦合同一方无法按合同约定来履约的话,就需要给予对方相对的滞纳金,严重的更要赔付违约金,好了以上就是民事合同滞纳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