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 >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计算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计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28 02:08:03 人浏览

导读:

在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内,合同的某一方到法院进行诉讼,如果他是有一定证据能够证明他的诉讼请求是可以得到支持的,那么法院就会支持他的诉讼请求,如果过了诉讼时效,那么对方就会产生时效抗辩权,如果对方提出的话,即使你有道理,法院也不会支持你的请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在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内,合同的某一方到法院进行诉讼,如果他是有一定证据能够证明他的诉讼请求是可以得到支持的,那么法院就会支持他的诉讼请求,如果过了诉讼时效,那么对方就会产生时效抗辩权,如果对方提出的话,即使你有道理,法院也不会支持你的请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计算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一、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计算

  1、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借款期限和借款期限届满返还借款的期限,如果借款人在返还期限届满仍未履行的,自返还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2、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借款期限但未约定返还借款的期限,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期限届满仍未履行的,自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3、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借款期限或者约定借款期限不明确,也未约定返还借款的期限,如果贷款人为借款人确定了返还借款期限(不得低于法律规定的必要准备时间),而借款人在贷款人确定的返还期限届满仍未履行的,自贷款人确定的返还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4、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借款期限或者约定借款期限不明确,也未约定返还借款的期限,贷款人亦未确定返还借款期限,而且借款人也未明确拒绝的,如果借款人在法律规定的准备时间届满仍未履行的,自法律规定的准备时间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5、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借款期限或者约定借款期限不明确,也未约定返还借款的期限,而且贷款人在催款时未确定返还借款期限,如果借款人在贷款人催款时明确拒绝履行的,自借款人明确拒绝行为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二、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借款合同是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20年,都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三、借款合同已过时效怎么办

  1、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在法释(1997)7号文中指出,根据民法通则第四条、第九十条的规定的精神,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该条解释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但对于债务人的范围可能会出现争议,笔者认为,该规定中的债务人应当包括债务人本人、法定代表人、代理人等。

  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

  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复(1997)4号文中指出,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的,应当依法予以保护。但是这条解释没有说明债权重新获得保护的理由。笔者认为,双方当事人在超过诉讼时效后达成还款协议的,视为对此笔债务的重新确认,债务人的还款意思表示可以导致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

  3、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

  按照民法理论,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消灭的仅仅是债权的强制执行力,并没有丧失受领力和保持力。超过诉讼时效后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便可接受债务人的清偿而使债权得到满足。债务人在清偿债务后,不得以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债权人返还财产。但是,当债务人偿还部分债务后又停止履行债务,债权人能否要求债务人履行未完成的部分债务?笔者认为,应将债务人的履行视为诉讼时效重新计算的事由,债务人履行部分债务意味着债务人对此笔债务的认可,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而不论债务人是否意识到债权是否已过诉讼时效。

  超过诉讼时效丧失的是实体胜诉权,程序上还是可以起诉的。法院受理,但是对方可以以超过诉讼时效为抗辩理由,法院会判原告败诉。但是对方如果不提出超过诉讼时效这个抗辩理由的话,法院也不会主动审查。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计算以及相关知识一定有自己的见解,期间的计算有一个开始的时间点,对其如何确定然后就可以更好地确定诉讼期间,诉讼期间对于受损方的权利保护力度还是挺大的,之后虽然可以进行诉讼,但是胜诉的概率也就小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