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知识 > 房产合同知识 > 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

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28 02:43:10 人浏览

导读:

随着日益增长的高房价,越来越多的人在大城市买不起房,一部分人选择回老家成家立业。但对买的起的房子的人来说,由于买房涉及到了大笔的资金,马虎不得,因此在买房子时要注意诸多问题,今天法律快车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

  随着日益增长的高房价,越来越多的人在大城市买不起房,一部分人选择回老家成家立业。但对买的起的房子的人来说,由于买房涉及到了大笔的资金,马虎不得,因此在买房子时要注意诸多问题,今天法律快车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

  一、购房合同是什么

  购房合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买受人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买卖商品房达成的协议。

  二、 购房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甲方土地使用依据及商品房状况,包括位置、面积、现房、期房、内销房、外销房等;

  2、房价,包括税费、面积差异的处理、价格与费用调整的特殊约定等;

  3、付款约定,包括优惠条件、付款时间、付款额、违约责任等;

  4、交付约定,包括期限、逾期违约责任、设计变更的约定、房屋交接与违约方责任等;

  5、质量标准,包括装饰、设备的标准、承诺及违约责任和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建筑正常运转的承诺、质量争议的处理等;

  6、产权登记和物业管理的约定;

  7、保修责任;

  8、乙方使用权限;

  9、双方认定的争议仲裁机构;

  10、违约赔偿责任;

  11、其他相关事项及附件,包括房屋平面图、装饰、设备标准等。

  三、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确认开发商是否具备“五证”

  五证:一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二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是建设工程开工证,四是国有土地使用证,五是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以上简称叫“五证”。其中前两个证由市规划委员会核发的,开工证是由市建委核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则是由市土地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核发的。

  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这五证最主要的应该看其中两证,一是国有土地使用证,二是预售许可证,这两种要核发,一般原则上就没有问题,这里特别强调的是预售许可证。特别提醒的是,在查看五证的时候一定要看各证件原件,复印件很容易作弊的。签合同前要看确认所预购的房屋在预售范围之内,这样才能确保将来能够顺利的办理产权证。

  2、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

  较好是采用且不要随意修改《文本》,并按照文本中所列条款认真进行填写,了解各项条款具体指向。千万不要随意去签订开发商自己的《定购协议书》。即使很多人都这样做,但这以程序并非购房的必经程序。且此种合同一定是权利义务不平等,对购房者尤其不利。较好的办法是直接与开发商签预售合同就。

  3、查验有关证明文件

  买期房时要查看开发商是否有预售许可证,并要确认自己所购之房在预售范围内,并且考量开发商的资质。买现房时则要查看开发商对该房屋的大产证和《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

  4、买期房要注意合同建筑面积的约定

  在填写暂测面积时不阿丹要填上总建筑面积外,还要填上套内面积和公用分摊面积。

  5、买期房合同中要约定条件和时限

  交房有两层含义:一是房屋使用权即实物交付;二层是房屋所有权转移即产权过户。

  6、签合同时要注意查验房屋质量问题

  购房者在签约时,应认真阅读《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两书的内容,同时并将质保书作为购房合同的附件。

  7、签合同时明确物业管理事项

  合同中要明确前期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双方约定的物业管理范围和收费标准等。

  8、要注意合同文本中补充协议的内容

  购房者应谨防某些开发商将示范合同文本中保护交易公平的条款来通过补充协议加以取消,以减轻开发商自身的责任。

  9、注意合同约定中的违约责任

  违约情况包括:签约后购房者要求退房或者不按期付款;开发商卖房后要求购房者换房,开发商不按期交房;交房后面积变动超过约定幅度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办理过户手续时不符合规定和约定等。

  买房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也涉及到买房人的巨额的财产,一定要十分谨慎,对待各项问题都不可疏忽大意,以免遭受损失。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如还有其他疑问,可继续联系法律快车小编进一步沟通交流。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