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改制重组 > 资产重组 > 资产重组的途径

资产重组的途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11 21:57:20 人浏览

导读:

资产重组的途径资产重组的困难构成了一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反映了转轨时期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也就是在这组约束条件下,选择较优的资产重组的现实途径。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启动大范围的资产重组,要选择“准市场型”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的途径

  资产重组的困难构成了一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反映了转轨时期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也就是在这组约束条件下,选择较优的资产重组的现实途径。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启动大范围的资产重组,要选择“准市场型”资产重组机制,以增量引导、存量化解的办法解脱企业债务包袱,以保障社会化、就业市场化解决资产重组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更快更好地“抓大放小”。

  1.建立“准市场型”资产重组机制。

  “准市场型”资产重组机制是一种过渡性的混合机制。这种机制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失灵,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发育成熟条件下的一种现实选择。其主要内容包括:(1)准市场主体:实行政资分开,构建新的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体系。组建行业性控股公司、区域性资产经营公司,或委托大公司、大集团运营国有资产。由这些国有资产运营组织实施资产重组的操作。这类操作主体尽管带有一定的行政主体色彩,但其利益一定程度上与资产配置效果挂钩,又具有市场主体的行为特征。(2)准市场交易渠道:企业经过“包装”被推出。“包装”主要包括剥离重组、分立重组、债务托管等。困难企业通过现存的渠道(市场或非市场的)招揽多个购买或合作的伙伴;优势企业也通过现存渠道(市场或非市场的)寻找购买或兼并的对象。市场渠道主要包括股市、产权交易市场;非市场渠道主要包括各种行政、社会关系联结的双边交易谈判。(3)准市场价格机制:双方都在多个对象中按预期成本与收益之比排序,各自得出一份序数清单,再经过多方反复谈判,求得产权交易价格的现实均衡点,进行重c组和调整。

  准市场型机制适合转轨时期的特点,可以作为当前实施较大规模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有效的机制依托。一是有条件和基础,短期内可以塑造这一机制。实行政资分开,构建新的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体系,对现存体制冲击不大,阻力较小,近期可以实现。深圳上海等地的经验就证明了这一点。实行准市场交易,只要进一步加强产权交易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产权交易规则,同样可以很快办到。二是在转轨时期可作为校正结构大幅度偏差的较好机制。在结构偏差很小的条件下,产业之间、企业之间资本边际效率相差无几,重组和调整所需信息量较大,分散决策、市场“试错”,是效率较高的选择。但在当前结构大幅度偏差的条件下,产业之间、企业之间资本边际效率差异很大,可以形成明确的序数信号,由准市场主体集中决策有信息保证,加之有利益基础,不易出错,效率损失不大,且重组和调整振荡小、见效快。准市场调节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条块分割,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竞争,也可以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三是可以较好地处理产业升级中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矛盾。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有灵活的市场机制作媒介,由产业政策来校正产业升级中企业预期与社会预期的差异、协调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矛盾较为有效。但目前在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由眼界较远的准市场主体来替代,充当传导产业政策的重要组织媒介,既可以获得产业升级的宏观效益,又能保证一定水平的微观效益,利大于弊,不失为较好的选择。

  2.通过增量引导、存量化解的办法解脱企业债务包袱。

  首先应该看到,解脱国有企业债务包袱是完全可能的。一是存量化解的潜力巨大。我国国有企业净资产有2万多亿元,国有企业资产增值潜力达1.8万亿元,公有住房按重置价值达3万亿元以上,国有土地市场价值目前已达15万亿元左右,并将继续升值。通过这笔巨额存量资产的调整,我们不仅有能力归还国家和企业对职工的“欠帐”,消除隐性债务,而且有能力对企业实施增资减债,降低显性负债水平。二是增量注入潜力很大。虽然银行资产负债率也高,承受力弱,但财政负债水平低。目前我国国债余额只相当于GDP的7%,而世界平均水平在50%以上。因此,实行企业、银行与财政之间的债务重组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具体办法可以考虑:(1)分类处理。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减债;资大于债、效益较好的企业实施市场化增资;处于中间状态的大量企业在联合、兼并、合资、搬迁改造中增资减债。(2)整体推进。实行财政、银行、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单靠银行呆帐准备金减债,银行难以承受。可行的办法是,增加中央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再核销专业银行等额再贷款,专业银行再核销工商企业等额债务。(3)增量引导。设立资产重组基金。该基金由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系操作。其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部分国债收入,地方政府土地批租收入,各级财政其它投入。这一基金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存量化解中的资产变现问题。通过这一基金的运作,逐步将部分国有存量资产转入社会保障基金。(4)存量化解。统一隐性负债计量标准,在企业资产中单列,转为社会保障基金的资产。破产企业清偿,优先归还隐性负债。社会保障基金根根据需要,用掌握的企业资产或股权到资产重组基金变现,满足自身资金周转或支付的需要。显性债务中所有财政性负债和“拨改贷”贷款转为国家资本金。同时,启动产权交易,通过国有存量资产增值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特别要收缩战线,提高质量,向外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社会公众出售部分国有存量资产。出售收入用于企业增资

  实行上述方案,一是可以较好地处理增量注入与存量调整的关系。国有企业的优势在存量,解脱债务包袱的根本出路在于存量化解。但没有一定的增量注入,存量也转不动、转不活。以增量注入引导、存量化解为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挖掘存量调整的潜力,启动较大规模的资产和债务重组,又可以用最小投入,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可以较好地处理财政、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目前的问题是各地减债的要求十分强烈,银行难以承受,银企关系紧张。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兼顾各方利益、合理分摊改革成本的整体安排。方案提出由中央财政增加对中央银行的负债,分担目前集中于专业银行的压力。这样做,财政可以承受,银行运营风险也可以降低,又没有现金投放,企业资产和债务重组特别是破产减债就可以在更大规模上展开。

  3.加快保障社会化、就业市场化步伐,解决资产重组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

  加速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好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在于“历史欠帐”。国有企业数以千万计的职工,由于过去长期没有提取社会保障方面的费用,没有形成必要的社会保障积累。实行现收现付,收多了,企业和职工难以承受;收少了,又会入不敷出。财政又没有多少钱投入社会保障。目前,一个可行的选择,就是通过“隐性债务”资本化,筹集资金,归还历史欠帐,满足转轨时期社会保障的需要。国家应在这方面尽快下决心,提出方案,组织实施,以增强社会对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资产重组的承受能力。

  与此同时,要加速建立劳动力市场,主要用就业市场化的办法解决资产重组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我国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就业增长弹性将有明显提高,加之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将逐步放慢,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将逐步好转。目前我国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就业仅占23%,而世界平均水平达45%以上。如果我国达到这个水平,仅第三产业就可以新增1.3亿个就业岗位。因此,从中长期看,通过就业市场化的办法解决再就业问题,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当前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打一个“时间差”,减轻“阵痛”:(1)建立劳动预备制度,新生劳动力必须经过一定时期就业培训,取得就业证,才能录用。这样既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又可以延缓劳动力就业压力。(2)建立再就业转岗培训制度。这不仅可以取得同上的效果,而且可以加强和改善对再就业的计划指导。要规定新办企业、新上项目必须招收一定比例下岗职工。计划、劳动等部门按新办企业、新上项目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安排定向培训,培训后再双向选择,实现再就业。(3)进一步放宽提前退休和内部退养的条件,减轻国有企业“隐性失业”的压力。(4)适当控制农民工的使用。国有企业要积极清退临时用工,增加再就业岗位。正在迅速发展的社区服务要优先安置下岗职工。

  4.更快更好地“抓大放小”,使资产重组实现“整体循环联动”。

  “抓大放小”是资产重组的重点和突破口,从近几年来的实践看,当前要切实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抓大”要围绕产业升级,避免增量投入分散,加快培育资本集中机制。国有经济的优势在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性产业。“抓大”的实质和基本走向,就是推动国有资产更多进入这些产业。当前,通过“抓大”振兴支柱产业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抓大成效显著,但也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就是缺乏产业导向,力量分散:各地、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壮大对象”,千方百计动员资金增加自己的“重点投入”。这样做虽然对提高规模经济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传统产业的重复建设,延缓了真正巨人企业的形成。“抓大”的对象一定要少而精,不仅要看企业现有基础,还要看其发展潜力;不仅要看资源条件,还要看市场和技术条件;不仅要看其规模,还要看其产业。二是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对重点扶持的大企业,可实行“三个优先”;在解决债务负担、优化资本结构方面优先,技改和基建投入方面优先,流动资金贷款方面优先。特别重要的是要积极发展上市公司,并提高每个公司资产的上市规模。

  发展大公司、大集团,通过控股兼并企业或低价收购企业(整体)实现资本集中,是一条成本低、见效快的道路。实现这一点,涉及到改革的诸多难点,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关键是要加快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系,加快培育产权交易市场,打破条块分割壁垒,增强大公司、大集团的资本运营实力,使其能够发挥战略性管理的功能,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和辐射力的“集中极”,从而更快更好地吸引周围资本,实现滚动发展,有力地带动资产重组。

  第二,“放小”要以放开所有权为主,使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产业领域退出,进入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等领域。从前一阶段各地的实践来看,放开小企业的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经营权放开型。主要包括承包、租赁、公有民营、托管等。二是所有权对内放开型。主要是股份合作制。三是所有权向外部放开型。主要包括资产拍卖、兼并、组建资产一体化企业集团。目前,这三类放开形式中尚没有一种占主要位置,基本上是“三分天下”各占其一。从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的要求来看,当前应加大国有小型企业所有权放开型的改革,使国有经济从不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部分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这主要是因为这一领域的进入“门坎”低,规模经济要求低,易于形成“过度竞争”,国有经济在这一领域并不一定有更多的优势。“退出”后,出售国有资产的收入并不是要消费掉,而是要用于再投资。再投资的方向主要是进入“门坎”较高、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以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优势。

  第三,“抓大”与“放小”要紧密结合,尽快改变目前“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整体联动循环”。抓大与放小是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的两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重点,应该使两者相互配合,形成协调共进的局面。但前一阶段,基本上是“各自为战”;放开小企业往往是“退”而不“出”。国有资产向内部职工出售所形成的收入多数留在原企业,作为企业借入资金,继续使用。“抓大”主要采取外延扩张方式。大公司、大集团发展主要靠上新项目、办新厂,很少去购并小企业。据有关资料,国有大中型企业投资中用于购并的不足百分之一。外延“进入”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直接制约了“退出”的规模。因此,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切实的措施,打破目前的僵局,实现“进入”与“退出”的整体联动循环:国有大企业投资购并小企业,出售小企业收入主要用于购买大企业股权,大企业股权出售收入主要用于购并小企业,由此形成国有资本价值的高效循环。

  实现“整体联动循环”,要做到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从根本上讲,要加速各项相关改革,包括加速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加速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系,加速解脱企业债务包袱,加速建立生产要素市场等。当前,首先要建立以国有资产运营组织为中心的操作体系,同时要集中资金扶持国有大企业购并小企业,实施“注入”启动工程。其具体设想和实施步骤是:(1)银行设立购并专项货款,财政贴息,支持国有大企业购并小企业。这样做并不增大银行信贷总量,又有利于提高银行资产质量。财政的负担重些,但这是必要的改革成本,从长期看也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贴息支出也是培植财源的长期投入。(2)启动部分竞争争性产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进入股市,收回资金,再按一定比例、以国有资本金形式投入大公司、大集团,专项用于购并小企业。这是一种存量与增量互换的资本运作,不仅可以实现国有存量资产的增值,而且可以为购并小企业筹集一笔低成本的资金。并且,这也符合上市公司的改革方向,只要控制好国有股上市的速度,分期分批逐步上市,就不会对股市形成冲击。(3)小企业出售改变目前从差到好的次序,先推出好企业收回一定资金,再用收回资金改造较差企业,较差企业改造包装后再出售,出售收入再投资,以此类推,收回资金会日益增多,并逐步转移到国有经济应该进入的领域。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