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融资 > 短期融资券 > 短期融资券存在的风险

短期融资券存在的风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24 04:29:01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短期融资券会存在这怎么样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信用风险;二、滚动发行机制隐含“短债长用”的投资风险;三、短期融资券风险可能向银行转移;四、信用评级不成熟,道德风险加大等。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

  核心内容:短期融资券会存在这怎么样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信用风险;二、滚动发行机制隐含“短债长用”的投资风险;三、短期融资券风险可能向银行转移;四、信用评级不成熟,道德风险加大等。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短期融资券存在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违规成本低,与企业财务状况紧密相连的风险提示处于空白状态。部分企业为了达到低成本融资的目的,对披露的财务数据、经营业绩进行一定的修饰,隐藏了一定的信用风险。如果现有制度安排中隐藏的信用风险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披露,一旦市场扩容,或经济环境变化,都会使信用风险迅速扩大。少数企业违约的信用风险有可能通过市场传导为系统风险,甚至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滚动发行机制隐含“短债长用”的投资风险

  按现行规定,人民银行对企业发行融资券实行余额管理,监管部门只需控制融资券待偿余额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即可。这就使部分企业有可能绕过中长期企业债的限制,通过滚动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长期融资。由于监管缺失,难以避免企业将通过短期债融入的资金用作长期投资。任何中长期投资项目都面临市场、技术、产品等方面的风险,随着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的扩大,其隐含的投资风险将不断加大。

  三、短期融资券风险可能向银行转移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隐性担保的潜在风险。短期融资券是无担保信用债券,不少企业将银行授信额度作为提高偿债能力的条件,主承销银行出于自身利益,心甘情愿地提供隐性担保。一旦出现违约风险,企业的信用风险就可能向银行转移和积聚。

  二是银行自销、自买短期融资券,容易产生泡沫,造成短期融资券异常“火爆”的假象。一旦个别企业出现兑付风险,必然引发投资者对相同信用等级短期融资券产生质疑,可能引发大范围抛售,金融机构持有的短期融资券价值将迅速下降。如果银行将短期融资券作为流动性的重要工具,必然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的爆发。

  三是银行竞相承销短期融资券,互相挖客户,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违规风险。

  四、信用评级不成熟,道德风险加大

  突出表现在评级缺乏时效,使短期融资券发行时的评级出现终身化倾向;评级手段落后,大多采用长期债券的评级方法,没有短期债券的特性;评级标准不统一;监管主体缺位,至今没有明确评级机构的监管部门,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