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工程招标投标 > 工程招标投标知识 > 如何防止政府采购中废标现象的发生

如何防止政府采购中废标现象的发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03 16:23:34 人浏览

导读:

所谓废标,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因招标违反《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应宣布作废的招标采购活动。它无论是对于采购人,还是对于采购机构或供应商来说,都是很遗憾的。它会使各方面前一阶段所作出的努力和劳动白费,产生一定的人力、物力损失;延长了招标采购时间;

  所谓废标,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因招标违反《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应宣布作废的招标采购活动。它无论是对于采购人,还是对于采购机构或供应商来说,都是很遗憾的。它会使各方面前一阶段所作出的努力和劳动白费,产生一定的人力、物力损失;延长了招标采购时间;使造成废标的责任方信誉度受损,甚至会失去再参加政府采购的资格。因此,防止废标,应当引起政府采购当事人各方的高度重视。依笔者之见,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废标。

  一、加强政府采购法规的学习和宣传

  《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在招标采购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废标:

  (1)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出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

  (2)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3)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

  (4)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的。2004年9月11日实施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也对如何界定废标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对于政府采购的各方面来说,如果大家都能加强对上述这些政府采购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就会从思想上重视招标采购,增强防范废标意识,就会熟知哪些环节容易发生废标,哪些方面应当谨慎操作,从而能够减少废标情况的发生。加强政府采购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应当成为我们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尤其是在每次开标前,应由集中采购机构组织采购人和投标的供应商一起学习上述法律法规,并对应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强调。这等于对采购当事人各方防止废标,注射了一剂“预防针”。

  二、规范招标信息发布

  这是保证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都能充分参加投标,使符合投标条件的供应商不少于三家的必要手段。可以设想,仅在一家指定的新闻媒体,或在集中采购部门门前公告栏上发布采购信息,是很难让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及时掌握招标信息的,因此,规范招标信息发布,也是从源头上防止废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细心制作招标文件

  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招标文件达不到《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要求,就容易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就容易出现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出实质性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许多事实证明,只要招标文件明确的评标方法或评标标准不具体、不恰当,就会被人混水摸鱼,就容易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行为,以至于被依法宣布为废标。因此,细心制作招标文件十分必要。在实际制作中重要做到“不漏”、“不粗”、“不错”。在“不漏 ”方面,要避免遗漏投标人须知(包括密封、签署、盖章要求等)的表述,避免遗漏投标报价要求(包括投标保证金额和缴纳方式)、合同主要条款及合同签订方式,交货和提供服务的时间等的表述,避免遗漏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的表述。在“不粗”方面,就是要详细明确投标人应交各种材料,如资信证明的种类和名称;详细明确技术规格,要求和数量,包括具体的附件、图纸等;详细明确投标文件的实质要求和条件。在“不错”方面,就是要保证制作的纸质招标文件和在制定的网络媒体上发布电子招标文件应当保持一致,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技术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明确废标条款不能超越《政府采购法》、《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这意味着所有参加的投标者,如果大家对招标文件中所明确的实质性内容未能作出全面响应,你遗漏一条,他遗漏一条,就有可能使符合条件的不超过三家,从而导致废标。这就要求投标者必须认真填写投标书,来不得半点马虎。

  四、精心测算采购预算

  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当出现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就应予废标。这就提醒我们,测算采购预算既不能“丢头去尾”,也不能不留余地,一定要精心测算。首先,测算采购预算要全面考虑,要着眼于采购项目的全过程测算,决不能把采购项目的运输成本、安装成本、调试成本等全部或部分寄托在供应商的免费售后服务上;其次,预算价格不能低于市场价格太大,要把预算价确定在优质优价的起点上,决不能把优质价格一味确定在最低价的基础上;另外,要备足资金,防止市场行情发生变化。[page]

  五、严格执行招标采购程序规定

  由于《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当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应予废标,而在政府采购实务中,影响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多发生在招标采购程序中,并且许多是因未执行相关程序规定,被人钻空子造成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