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工程合同纠纷 >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06 16:16:36 人浏览

导读:

随着法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工程合同纠纷的问题,人们往往会选择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那么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起诉状...

  随着法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工程合同纠纷的问题,人们往往会选择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那么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起诉状怎么写这一问题又了解多少呢,工程合同纠纷起诉状需要写明一些什么事项呢?加下来就让法律快车网站的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民事起诉状

  原告:xxxxxxxxxx 法定代表人xxx,职务董事长,住xx市xx区xx街xx号楼xx室,邮编:xxxxxx 电话:xxxxxxxxxxx。

  被告:xxxxxx公司,法定代表人xxx,职务总经理,住xx市xx区xx号,邮编:xxx 电话:xxxxxxxxxxx。

  案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立即返还保修款62259、24元,延迟支付的违约金巧6694、12元;以上两项共计68953、36元;

  2、以上金额截至2007年8月15日 ,逾期支付,则以62259、24元为基数,按每日0、024%支付逾期利息;

  3、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负担。

  事实与理由

  原告与被告于xxxx年xx月xx日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原告为被告建设的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某地的某项目b区的1#、2#楼的外墙外保温及饰面装饰工程进行施工,工期为50天,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合同还约定工程款的5%作为保修款,保修期自竣工之日起18个月,项目最后的结算金额为1245184、72元,所以被告留存保修款62259、24,保修期至xxxx年xx月xx日。然而,过了保修期后,该项目并未发现质量问题,被告却以种种理由拒绝返还保修款。

  原告认为,被告拒绝返还保修款的行为已构成违约,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故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裁判。

  此致

  xx市xx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xxxxxx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发生的原因

  1、承包人没有资质,导致合同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认定无效: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在建设工程合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的情况,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导致合同无效,以至于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或者签订合同的承包人是挂靠经营,自己根本不具备承包工程的资格。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发包人或者业主要严格的对承包人的资格进行审查,以免发生纠纷。

  2、拖欠工程款

  工程款拖欠也是建设工程合同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6条,“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当事人。发包人只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司法解释为了维护实际施工人的利益,规定了发包人对于欠付工程款的责任。因此在合同的订立时,当事人最好约定违约金,这样可以约束发包人或者分包人的行为。

  三、民事纠纷起诉书的相关规定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起诉状内容需要符合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建筑工程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起诉状怎么写这一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以上的内容主要是给工程合同纠纷起诉状提供了一个参考的范本,分析了可能发生纠纷的原因,更多关于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网站的律师们。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