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法 > 城市规划 > 各城市规划介绍 > 南京城市规划给我们的启示

南京城市规划给我们的启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0-16 13:37:48 人浏览

导读:

1800年前,三国割据,东吴定都建业,挟险要地势、扼江海要塞的南京,自此开启了其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千百年来,魏晋风骨、六朝遗韵,乃至明清以来的金粉楼台、画舫凌波,积淀和造就了今日南京的文化底蕴和经济繁华。1800年后,留存的24公里明城墙和十里秦淮河

  1800年前,三国割据,东吴定都建业,挟险要地势、扼江海要塞的南京,自此开启了其“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千百年来,魏晋风骨、六朝遗韵,乃至明清以来的金粉楼台、画舫凌波,积淀和造就了今日南京的文化底蕴和经济繁华。

  1800年后,留存的24公里明城墙和十里秦淮河,围合的不仅仅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南方都城及其辉煌、苦难的历史,更有高度密集带来的城市发展新困惑。保护与建设,成为这个时代必须回答的命题。

  从今天来看,即将完成使命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为此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它在上世纪后十年所表现出的超前与创新,被证明是今日南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最有力支撑和指导。

  “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的发展思路,使南京终结了在“历史和发展”之间的徘徊。“跳出城墙”后,城市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古都的历史精华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要素,因世代积淀而被揉合在一起。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以明城墙和长江围合的南京老城,面积不到主城的20%,却集中了主城60%的人口、65%的就业岗位、80%的高层建筑。与此同时,历代都城的遗址、遗存,主城2/3以上的历史文化资源也都汇集在此范围。

  在老城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历史”与“发展”开始互相“挤兑”着,是让它们彼此阻碍?还是各得其所?南京规划部门在早些时候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着手解决。2001年,在对“1991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时,南京市规划局创造性地提出“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的发展思路,首度明确了“保老城、建新城”的战略路径。

  南京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何流如今回想起来,深为当年规划与决策的高度统一而感慨。他认为,2001年的总体规划调整对南京近7年的发展影响深远,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影响,最关键的是因为南京市委市政府把规划上升到了决策层面。据介绍,2001年调整后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城市的发展目标,而这一目标随后被写入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成为引领五年的全市奋斗目标。同时,规划部门提出的“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发展思路,也很快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提炼为“一疏散、三集中”和重点建设“一城三区”的近期发展战略。

  古都开始在更大的地域里延续她的辉煌。根据总体规划“2001调整版”,南京对老城确立“保护优先、改善环境、提升品质、完善功能”的方针,提出逐步疏散老城人口和部分功能到新区,为历史文化保护腾出空间。对应“一疏散”的战略,南京市委市政府相应提出把老城的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老城内的大学向大学城集中,城市建设的主力向新区集中。

  随着老城部分人口和功能的外迁,以河西新城和仙林、东山、浦口三个新市区为重点的“一城三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它们将作为四个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而分布在老城周边,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呼应。

  可以说,南京在新世纪之初前瞻性提出的“保老城、建新城”护城方略,真正引领南京跳出老城实现跨越式发展,城市框架也由此拉开。

  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被更多地寄望于通过“一城三区”建设来化为现实。而第十届全运会的召开,成为河西新城等城市新空间快速崛起的重要推手。

  以秦淮河为界,西岸直达长江之滨的大片平坦之地,成为南京发展重心战略转移的主要承载地。自古以来,由于地处护城河之外,河西的发展一直缓慢而滞后,在2002年河西新城全面开建之前,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河西还是一片荒芜郊野。

  规划改变了河西的命运。几天前,记者从8车道的草场门大桥跨过外秦淮河到达河西,看到的是网格式的道路、参差有序的绿化、线条分明的建筑、赏心悦目的开放公园。硬件设施的完备,一定程度促成了社会秩序的井然。

  南京市规划局的有关人士告诉我们,因为偏远,很多“老南京”是不愿意住到河西来的,早在1999年时,较早到河西北部开发房地产的商人还在憧憬:“我们的房价何时能涨到每平方米3000元啊?”而如今,随着规划的实施推进,随着路网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到位,河西房价已经突破每平方米万元。

  不得不承认,因为抓住了举办第十届全运会的契机,河西新城才得以如此快速地崛起。据了解,2002年,当时的南京市委主要负责人审时度势,毅然决策,把奥体中心选址在河西新城核心区。此后,这一有着明确建设进度的标志性工程,真正启动了河西的全面建设。同时,规划建设部门在新城组织开展了郑和下西洋宝船遗址公园、莫愁湖公园等历史文化保护工程的建设,丰富了新城的历史文化元素。为加快新城的功能建设,政府积极引导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入驻,一批现代化高层建筑为发展“楼宇经济”提供了一流的载体。目前,在56平方公里的新城核心区,已经形成东西向文体轴和南北向商务轴,以工业研发为主的科技园也已基本建成。令新城趋于成熟并为市民广泛接受的是,河西目前与秦淮河以东的老城之间已形成十多个跨河大通道,除轨道1号线外,2号线也在加紧建设之中,两线在新城可以互相换乘,新城的市民出行将越来越方便。

  如果说河西更多承接的是老城外溢的人口,那么仙林新市区则是老城高等教育外迁的集聚地。根据规划,仙林是南京都市发展区内的东部区域副中心,它以高等院校为人文支撑,更多地培育和发展教育科研、商务服务等第三产业和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第二产业。目前,南京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已迁入仙林。

  在形成“开敞式、多中心”都市圈格局的同时,生态建设既是实现高水平规划的有效手段、又是规划关注民生的落脚点。秦淮河综合整治、中山陵环境整治成为近六年来规划受到百姓拥护的重要理由。

  南京从不缺乏绿色。从自然条件来看,北有幕府、东有紫金、南有雨花台,加上散布在城区中的大小山体,南京城的绿化覆盖率向来不低。

  在近年来南京的城市规划中,绿化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比例仍始终确保在20%以上。从全市大范围看,随着“一城三区”空间布局的确定,各个副中心之间都以绿色生态作空间间隔,整个城市形成绿林覆盖之势;从主城区小范围看,随着大量企业的外迁,除了道路、住宅用地上升外,另外一个上升的指标就是绿化用地。规划业内人士表示,大手笔运用生态手法,既能提高都市圈规划的整体质量,又能顺应市民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目前,在南京步行,基本上每5分钟就能看到一块绿地。在《老城绿地系统规划》中,共计增加绿地220块,面积约60万平方米。[page]

  新世纪以来先后实施的秦淮河综合整治、中山陵环境整治,更是规划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体现。2002年起,依据《外秦淮河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南京先后分段对秦淮河实施清淤截污,拆除了一批沿河破旧码头、仓库和棚户,重修驳岸,结合城墙保护,依托自然山林,串联人文景观,把秦淮河真正建成了“一条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华的河”。2004年,规划部门组织了《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外缘景区规划设计》,针对中山陵以南地区乱搭乱建、环境受到破坏的现状提出整治方案,拆除了所有有碍观瞻的破旧违章建筑,挖掘自然文化资源,建设了一批供市民休闲的免费主题公园,深受市民欢迎。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